本网讯(图/文 杨笑)2017年11月22日下午,中国星空体育在线直播的刘勇教授在百忙之中应邀至星空体育在线直播为研究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以“中国音乐史上的几个问题——兼谈研究型学习方法”为,由汪海元副院长主持。
在简短的开场白中,刘教授说道:“下午两点正是大家午睡的时候,要是大家听不下去就睡觉吧。”大家都笑了起来。接着刘教授用他极具个人特色的讲谈方式点出了我们音乐学研究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刘教授认为普通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材中尚有一些错误或者不准确、不清楚的记述,这些错误有的是由于当时的材料不足造成的,有的则是因为粗心或是能力不足造成的。但在目前,有些问题仍然在延续,新的成果却很难进入教材。这些知识对必须修毕这门公共课的学生来说危害不大,但是对于音乐学专业,特别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个问题。刘教授围绕着这个问题,以三个问题为例,谈了如何识别错误并且修正错误,并且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与方法去进行学习与研究。
首先,刘教授别开生面的给大家看了一幅常见的图片,是杨荫浏先生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宋代唱赚图,这张图的来源是宋代学者陈元靓的《事林广记》。在所有后来的教材中,大家也都沿用了杨先生这位祖师爷的配图,一提到唱赚,往往也都会配上这张《事林广记》的图。然而刘教授接连的追问了我们:“唱赚是什么?你们都认为这是唱赚的场景吗?你们看到图上有什么了吗?”接连的问题让我们措手不及,但是随着刘教授的引导,我们不断地观察图片,还真的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图中突出的主角并不是旁边敲击吹奏的人,而是正中央踢球的人。
“没错,就是蹴鞠。”刘教授这样说道。“如果大家看过《事林广记》原典,大家找到这张图,就会发现上下文说的全都是踢球,唱赚两个字都没有提到。而图中的演奏人员更像是如今助兴的啦啦队,如果非要说是唱赚,从原典来看,实在很牵强。尽信书不如无书,很多即便是大家都在使用的教材著作,也不能保证它一定完全正确。”
接着,刘教授又举例关于汉乐府的相关问题。“汉武帝扩建的是秦代乐府吗?”“乐府的功能是什么?”“汉哀帝罢乐府的原因是什么?”这三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有谈论过,但是却或多或少都不能给予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答。刘勇教授同样带着我们回到了原典,从《汉书·礼乐志》中为我们抽丝剥茧答疑解惑。在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过程中,我们也逐渐感受到刘勇教授想要向我们传达的学习方式,那就是不断地发问,并且一定要回到原典。
刘教授最后讨论了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他认为学界中很大一部分的观点,都将嵇康的这个观点理解成“音乐不表达人的情感”,刘教授又开始了他的特色发问:“你们觉得音乐能不能表达感情?如果‘声无哀乐’的意思是‘音乐不能表达情感’,那么嵇康在自己的《琴赋》中的观点岂不是与之相悖?究竟是嵇康错了还是我们理解错了?”
刘教授同样是让我们仔细看了《声无哀乐论》原文以及嵇康谈及的饮酒。“有什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会说音乐不能表达感情?你们敢说吗?那我们上什么音乐鉴赏课呢?”刘教授说,将嵇康的音乐思想概括为“音乐不能表达情感”是错误的。“声”应该是指纯音乐,而这里所说的“声无哀乐”并不是站在创作与表演的角度上提出的,而是作为一名欣赏音乐的人提出的,不同的人如果听一段纯音乐是并不能准确说出它表达的喜怒哀乐,悲伤的人听了或许听出了愁意,高兴的人或许能听出愉悦之感,但这都是同一首曲子,这是站在欣赏的角度来谈“声无哀乐”。在刘教授看来,“声无哀乐”的意思应该是“纯音乐无法传达感情”。
“或许大家也有不同的看法,以上也都是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我的看法,如果你们有反对意见,也尽可以去找寻原典进行研究来反驳我。”刘教授在说完这些自己的研究成果后这样对我们说。
整场讲座,刘教授不断提到“追问”,引导我们追问真像,“是这样么?”“为什么?”“它说的对吗?”带着疑问去学习研究,这就是要有一个研究型学习的状态。刘教授谈到现今学术界,每年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硕士博士的论文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课题却很少,可能就是缺乏了研究型的学习态度。
讲座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刘教授以详实的文本资料、精炼的语言、丰富的知识储备将整场讲座置于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让我们意犹未尽,受益匪浅。在讲座最后,刘勇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出了他的愿景,希望能够通过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真正将我们传统文化振兴起来。我相信通过刘教授的启迪,同学们也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钻研。